Introduction
n 白內障手術是選擇性的手術。
n 白內障可能會引起併發症,包括水晶體性葡萄膜炎、二次性青光眼、視網膜剝離、水晶體異位等,而需要長期的定期追蹤。
n 年輕動物的白內障有時可以自行吸收,而不一定需要外科介入,在水晶體被自行吸收後便可再度獲得視力。
n 沒有水晶體的視力仍然比不上放置人工水晶體的視力。
Vision in animals
n 動物的立體視覺、視覺敏銳度、色彩辨識度、以及曲度調整範圍較人類為差;但是視覺範圍、夜間視力、對明暗對比以及移動物體的敏感度都比人類來得好。
n 犬隻的視覺敏銳度(visual acuity)大約是0.28~0.2之間、貓和馬約在0.2左右。犬的曲光度在2~3D之間、貓大約是4D。
n 近來有研究報告指出大約有6%的犬隻會有兩眼屈光度不一致(anisometropia)的情形。而有1%的犬隻會發生散光(astigmatism)。
n 因為動物較低的視覺敏銳度、和有限的曲光調整範圍,動物的人工水晶體都是單一度數(power)。
n 人工水晶體的置入有助於單眼白內障移除後,幫助病畜恢復雙眼正視(emmetropia)。
Preoperative
n LIU的比例超過70%。任何階段的白內障都有可能引起LIU。
n 梗犬容易有遺傳性的lens instability;比熊(Bichon Frise)和西施則有視網膜剝離的傾向,在術前可接受預防性的視網膜固定術(transscleral retinopexy, PTR)
,研究指出比熊犬發生視網膜剝離的機率可從55%降至12%。
n 在貓,白內障通常有感染的因素在。
n 糖尿病性白內障,容易在短時間內造成晶體的體積增大,而發生自發性的晶體囊袋破裂。
n 在半年至一年半之間,有50%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白內障。
n 術前建議接受ERG來確定視網膜功能、評估是否有PRA的傾向。有些ERG減退的病畜,術後在LIU緩解之後,仍然具有正常的眼底和視力。
n B-scan ultrasound中,10mHZ的探頭可以用來卻診PHPV/PHTVL、以及自發性的囊袋破裂;20mHZ的探頭可以評估ICA(iridocorneal angle)和AOD(angle opening distance),這兩個項目可用來預期術後立即高眼壓的可能性。
n Immature 比mature好。Hypermature容易有視網膜剝離、二次性青光眼。
Intra-operative
n IOLs包括有PMMA、silicone、arylic(目前只有親水性的)。
n 鏡身直徑通常是7mm、鏡片度數41D;貓的是54D。
n 小於180度的不穩定水晶體可以放置capsule tension rings來輔助。
n 水晶體可用ab-externo或ab-interno的方式固定在捷狀溝。
n 術後最常發生的是二次性青光眼和視網膜剝離。
Post-operative
n 有關IOP
Ø 術後2~48小時都有可能急性升高。可能和小切口、及黏彈體的使用有關。
Ø POH(postoperative ocular hypertension)指的是72小時之內眼壓超過25mmHg。超過50%的患者會有POH。
Ø POH的相關因子:過長的phaco時間、術前不正常的ICA和AOD。
但跟性別、白內障階段、LIU的與否、Phaco power、以及術前的IOP無關。
² 術後3-6小時內使用carbachol(inracameral)可有效減低POH的發生。
n 散光(Astigmatism)
² Corneal approach造成的散光比scleral approach嚴重,但在術後1個月兩者之間就無顯著差異。
² 目前還沒有研究針對小切口、可折疊式人工水晶體放置後的病畜做散光評估。
n 眼內炎(endophthalmitis)
Ø 研究從1.4%~27%都有。但無論如何,發生的比例都比人類為高。
Ø 最常被分類到的細菌包括Bacillus, Staphylococcus, Clostridium。
n 有關PCO
² 發生比例從62%-100%。通常在術後一年內會發生。
² 目前針對IOL抑制PCO發生的研究正在進行中。
² 使用Nd:YAG雷射治療,capsulotomy threshold在2.6-2.7mJ之間,而IOL的最大承受度在4.9-5.7 mJ之間。雖然仍然有治療的空間,但如果PCO嚴重需要的能量會越高。
n 二次性青光眼
Ø 長期放置自然發生二次性青光眼的機會約20%,手術後發展成2nd glaucoma的比例大約是5%。
Ø 相關因子:hypermature、uveal/retinal abnormal(但不包涵LIU)、出血、波士頓犬。
Ø 同時進行內視鏡雷射冷凍(endoscopic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)?
n 視網膜剝離
相當少發生。
Conclusion
雖然90-95%的病畜在術後臨床症狀可獲得改善,但長期的術後監控是很重要的。